top of page
吳宸希

【創作 需要面對自己是平凡人的勇氣】


小城,從小常常在寫作文、暑假日記、大學推徵資料、科目報告、研究所論文、工作報告之前,有一段名為展現多元才藝的逃避時光(玩線上遊戲衝破關、打掃家裡、做中西糕點、看無關的書等),有時只想躲進那舒適的被窩,蓋住頭什麼都不想做,因此常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拖延症,或是其他病症。


也許你跟小城有類似的情況,每次打開電腦或拿起筆要創作時,沒寫幾個字就分心去做其他事情,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怎麼會這樣,不過,若把分心之前的心理,使用慢動作真誠地細看,或許,可以聽到很多內在語言攪擾:「我都寫不出來」、「我怎麼一點想法都沒有?」、「我一點創意都沒有」、「我怎麼寫得這麼糟?」、「我寫這樣可以交嗎?」等(這些可能來自父母、老師、同學、自己的話,探索後才會知道),或者想像別人都很厲害如天才,「那個誰誰誰寫得那麼好」…(可能真的有天才,但佔比十分少,但天才也需要努力),這些內在的爭吵就足以讓自己只寫隻字片語就想「逃離」生產。


假若不產出內容,至少不用證實自己很平凡、寫得糟、沒有創意,但對一定得交的報告就會出現拖延到最後才產出,交出後坐立難安,內心害怕聽到同學、老師或主管說出跟自己內在語言相同的話(有些人聽到還會生氣,因為覺得自己已經罵自己了,這是另一個心理機制),有些人甚至是無法繳交,用電腦壞了、我有寄出只是忘記附檔案等理由拖延,還有人是失聯(不讀不回)。


創作,本來就是一趟面對自己的旅程,而且要面對內在「全能自大感」的破碎,「全能自大感」是我們會渴望與想像自己像神、天才一樣厲害,可以有如天降甘霖般,源源不絕的創意與創作,所以當意識到現實裡,做不出自己所幻想的理想程度,就倉皇地逃離現場,投奔上述的多元才藝時光、躲進被窩等,有時創作更需要忍受孤獨,如果喜歡依賴、依附別人,也很容易在創作的初始就棄械投降,當然還有其他因人而異的原因。


願意正視自己是平凡人是需要勇氣,可以透過與心理師談話慢慢修通,也可試著這麼做,在你創作之前,意識到自己想要開始做逃開的行為時,先停下來,想一想或寫下來你沒辦法立刻創作的心情感受,直接拿張紙亂寫,亂畫不用有固定形式,等到那一團亂的東西消化掉一些時,再開始做你真正必須的創作,而在創作的過程中,每當遇到那些擾人內心話想停下來時,善用語言的力量—例如,持續告訴自己「先求有,再求好」、「即使我是平凡人,我也有創作的權利」等,若真的受不了想要停下來,可跟自己說「我先休息一下」(這跟上述無意識逃避不同),可以做運動或勞動身體的工作,讓身體和腦袋休息,慢慢陪伴自己度過那些難以忍受的過程,透過一次次且來來回回面對平凡、忍受平凡,可能就有機會跨越平凡,累積產出作品的量與質。


金泰梨獲得韓國百想藝術大賞第五十八屆電視部門最佳女主角獎,她得獎的感言是使用20多歲寫下的文章內容,我想舉這例子的用意是每當你寫下文字與文章時,你也在累積與豐厚自己的生命,不知道什麼時候再看到時又被激勵一次,她說「學習這件事不會有誰來幫你忙,而是我自己要去偷來變自己的」,如果我們能力真的還不夠,也不知道從何開始,不如就先向有創作經驗的人學習,例如,#黃大米 像里長伯般呈現各式各樣的生活題材(如果想要對性話題減敏感,可以看她深夜開車),幽默風趣的文筆及海納分享粉絲們的作品,#德州媽媽沒有崩潰 則是透過書寫文字拯救自己,閱讀她的文字,常在不知不覺中讀完而不會覺得字很多,字裡行間流露出幽默與她自己的人生智慧,或者你喜歡閱讀村上春樹、#張曼娟 的作品,若是你喜歡精神分析相關文章,可以看 #蔡榮裕 醫師的粉絲專頁,蔡醫師理論扎實且能擴展閱讀者多方角度思考,你可以選擇想要學習的作品,持續的做中學,增加實際創作的能力,但記得要走出自己的風格。

創作真的需要勇氣—面對自己是平凡人的勇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