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到底為什麼要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需求是源自於誰? 如果問題是家庭,要離開家庭嗎? 如果問題是憂鬱,要解決憂鬱嗎? 如果問題是我,那我要被解決嗎?」
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
治療師要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往往不是解決問題。而是陪伴著個案,學習看見問題,看進去問題,然後再與問題共處,或是找到帶著問題往前走,走向新的道路。
但要學習與自己的問題共處是不容易的事情,無論是治療師本身,或是在治療室與個案的治療中。引領著個案去走過這條路,往往都是一條通往黑暗深處的道路,並不是一條處處光明風光明媚的道路。
解決問題這件事情是一種有多重複合性內容物的東西,光是裡面的焦慮就有各種不同焦慮,生存焦慮、文化焦慮、集體焦慮等等,很多的「對」或是「正確」或是「應該」的事情,其實不是必然的事,應該要助人,善良就是對,不傷害別人就是正確的事情,但反過來看,未被鏡頭照到的,未被眼光所注目的視線之外,有著各式各樣的處境,需要被看見,被理解。
作為治療師要不斷打破個案覺得的對跟應該,也不斷的打破自己的。
「心理治療師的任務在擔任人們由地獄到煉獄的旅程的朋友、帶路人和詮釋者。」(Rollo May,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