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吳宸希

【看舞台劇˙學和解】與自己、與父親和解—《小兒子—舞台劇》

這部舞台劇

描寫失智父親與小兒子相處的故事

由父親為小兒子收涎,拉開序幕

許願希望孩子為這世界帶來快樂

也是希望為他的人生帶來快樂

原本父子相處是親密融洽

互相傾聽與擁抱彼此

父親欣賞孩子畫畫的天賦

孩子也在畫畫中感到熱情與開心

在一次畫畫比賽得到第一名

小兒子本來感到開心

但聽到媽媽們對於他能得獎

歸因於評審與他父親是朋友的關係

天堂掉落地獄般的失落與失望

聽信他們的閒言閒語

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畫畫天賦

抑或是父親盛名的庇佑

參加某次畫畫比賽

評審們都不認識他爸爸

實驗結果,證實未得名

內心更加強他畫畫能夠得名

不是靠實力,是因為「靠爸名」

對自己失望和失去畫畫的動力與熱情

從此凍結了與父親連結

為了不當靠爸族

隔離並否認擁有畫畫興趣與天賦

轉作房仲業務

在姊姊出嫁後

選擇回家照顧漸漸失功能的父親

內心煎熬過著日子

手足間照護意見的矛盾與衝突

失智父病識感低產生的意外事件

想盡辦法誘騙父親就醫

照顧者的蠟燭兩頭燒

動搖了照護者其愛情親密關係

變動著照護者其工作既定行程節奏

將失智父安置安養院或在家照護之兩難

找出進入爸爸平行世界的通行證等等

最後在連結小時候的自己後

恢復與父親的親密關係

結局有兩個

完結在「結局就是初衷」

從劇中幾個角色來說說

★小兒子

  內心卡在小時候的經驗

  因而失去自信

  遠離任何與父親有關的行業

  也選擇放棄所愛的畫畫為職業

  這也是大部分的家庭會上演的劇情

  孩子面對父母親的期待

  常常懷有極大壓力

  想符合與不想符合都在於恐懼

  恐懼符合父母是否就失去自己

  恐懼不想符合父母是否就失去父母

  害怕自己讓父母親失望

  也害怕看見讓父母失望的自己

  不過,要看見的事實是

  「因為叛逆而叛逆,也是不做自己」

★父親

  內心對小兒子感到虧欠感與遺憾

  十分渴望拉近彼此的關係

  將自己固著在與小兒子最親近的記憶

  常常回憶那些美好的時光

  雖然不確定是否因此造成失智症

  顯然他想停留在那些美好的經驗裡

  在我們文化裡

  父親常被塑造成嚴肅或扮演黑臉的形象

  小孩其實很難靠近父親

  不管是兒子或是女兒多少都有無法與父親親近的失落

  不過,要看見的事實是

  「父親也會因無法與孩子們親近,感到寂寞與失落」

★女朋友

  擁有一顆誠實與善良的心

  但擺盪於憂慮自己的父親欠債

  與內心無法承受失智症照護者的角色

  困惑自己角色適切性(女朋友不是媳婦)

  特別是被責怪照護不周時

  身為女朋友與未婚妻 (表示還沒嫁入夫家)

  到底要為男友家付出多少

  不過,要看見的事實是

  「女友可以選擇離開,媳婦因孝道、婦道,較難逃離責任」

★離家的長子

  遠離家裡

  雖然可以找尋自我或是建立自己的家庭

  不過,要看見的事實是

  「當父母真的離世時,是否真能承受自己心裡的罪疚感與失落感」

★出嫁的女兒

  常常是身體搬離家裡

  心還留在家裡

  照顧夫家與焦慮自己的家

  不過,要看見的事實是

  「出嫁,多重角色是人妻也是女兒,承擔能力可及的事,盡力即可」

這部舞台劇

導演運用燈光區別失智患者與現實兩個平行世界

沒有太沉重到心碎的劇情,淚腺會突然很發達 (尾處倒是有震撼到)

運用幽默的方式轉化原本很重的情緒 (憋氣吐氣,真的好好笑)

上演多元多變的生活情境

呈現面對生命中許多難以承受之重與輕

看見恐懼常讓我們與愛隔絕

引發觀戲後,繼續思考

我們該怎麼選擇,「面對」或「逃離」

答案,其實在自己的內心

結局,也在自己的生活裡

津詁心理師的粉絲專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