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葉秉憲

【鑰匙 就藏在你的那些童年故事裡】


你生命中有沒有經驗過一種掙扎,是理性上來說,你明白自己不應該再這麼想,不應該如此悲傷或憤怒,但卻無法控制地深陷其中。你會很想大吼,敲敲自己的腦袋,把那些感覺都趕出去。結果卻是徒勞無功,只能為此悶悶不樂。時間一久會讓你稍微感覺到些微鬆綁,但你其實明白,它們都還在裡面。

.

各種生活中的衝擊與不悅,都有可能把你再次拖入那個深淵裡。而最常見的,大概就是失戀了。當你真心投入一段感情,你會在當下託付出你的一切,彷彿是對未來最美好的結局想像。但不論是因為什麼原因,主動或被動地結束這段關係時,你會有一種很深的「掏空感」,掏空你生命的希望和想像。

.

這時候,我們就要問:「為什麼有人可以安全地走出來,有人卻花很長的時間卡在那種深淵之中?」

.

在會談室中,當來訪者開口描述自己最近的遭遇和感受,在那些話語的背後,散發出來的是他很原初的『情緒慣性』。情緒慣性會讓人不自覺的用一種特定的思考或感受模式來解釋自己面對的困境,自責、害怕、逃避或生氣,都是人們常有的習慣。而這些習慣的產生通常都自人們不自知的,甚至在心理治療/ 諮商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能夠漸漸地在慣性發生前,產生覺察,避免自己再次掉入情緒的漩渦之中。

.

這樣的『情緒慣性』是我們在一生中,非常不容易擺脫的,每當龐大的壓力靠近,慣性很容易就跑在最前面顯露出來。這是由於這些情緒慣性,是經年累月之中所有大大小小事件所塑造出來的優先反應。像是,曾經經歷過遺棄的小狗,就算後來被妥善的照顧著,每當飼主離開牠的視線時,你總能看到牠的眼珠子跟著主人移動的方向轉動。有些會因為焦慮而死命的吠叫,有的則是非常無助地在原地低鳴。人也是一樣,幼時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場景,會塑成一個人面對焦慮處境時的直接反應,有氣憤地主動反擊;有害怕地目光閃爍;也有的善於顧左右而言他。

.

但是,既然他會形成一種優先的反應,我們就必須明白,這些行為,過去曾經是能有效避開痛苦的,讓人免於更大的災難。人生來都有一種很天然的機制,知道去學會避開危險的行為。但在成人後,我們才會發現,這些情緒慣性的背後是有代價的。可能讓我們喪失一部份的自我,可能讓我們跟他人之間的親密感永遠存在著隔閡。當這些代價超出了我們的忍受標準,我們才會間接地發現自己不是自己所想的這樣『自然』。

.

慢慢地去敘述自己的童年故事,那些忽然閃過念頭的日常小事,都能幫助我們在會談室中去理解自己,明白自己為什麼總是這麼做。有些時候,這樣的明白,不一定能夠完全解決,或是脫離讓人痛苦的情緒慣性。但透過一層一層去理解自己的人生,我們會感受到一些鬆綁的感受,不會是快速地重獲自由,但可以是腳步穩健的跨過障礙。

.

更多時候,我們得到的結果並不是解決它,而是理解它,並且時時覺察到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