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預防的概念是針對一個問題來分嚴重度,一級往往是問題不明顯或未發生時,目的是維持良好狀態,二級則是風險高的時候,預防目的是降低風險,三級則是問題已發生,預防只是要將傷害降到最低。
對於醫療、心理衛生,或是犯罪,三級預防都有極大的應用空間。以醫療為例一級預防就是針對如何讓人維持健康,鼓勵民眾多運動與健康飲食,二級預防是針對高風險的人,像是三高的病人就需留意,並更努力的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三級預防則是針對病人,給予病人適當的治療與建議進而維持或促進生活品質。通常醫療會透過各種篩檢來評估一個人是否正常、高風險,或是已經生病了。
針對先前台北捷運傷人事件,柯市長提出篩選機制,不難看出柯市長的醫療專業,但在心理衛生或是犯罪學方面可能就需多加思考。一般的醫療狀況,民眾往往有意願讓自己身體更好,多少有些動機可主動配篩選。但是,心理衛生有時就是當事人病識感差、擔心社會觀感,或自己過度擔心,配合度自然就會打折。在犯罪者方面意願就更低了,有計劃的犯罪者通常知道自己行為違法而躲避,情境下犯罪則事發突然,事先也很難預知,事先篩檢非常困難。而近來的無差別傷/殺人事件,我們其實沒有足夠的研究,雖然這類個案可能長期有負面情緒與人際疏離,然而符合此的類特徵的人非常多,接觸這些人就碰到心理衛生領域長期以來的困擾,當事人配合意願不高,而過度干涉則是侵害人權(試想你今天心情不好,就不准你搭捷運或是出門是否合理)。
篩檢運用在犯罪學是大多是用在已犯罪的人,評估犯罪者的再犯率(哪種個性的人不容易改變),或是從犯罪現場去推測犯罪者特質(罪犯側寫),若運用在犯罪前欠缺正當性,更是忽略人發展的彈性與自主意識,畢竟有更多有負面情緒與人際疏離的不犯罪,也有很多各方面很成功的人選擇犯罪,犯罪與否與心情或是人格或許有關但不是絕對的關係。
三級預防仍可落實在犯罪行為,一級與二級為教育與社會福利的介入,目標是增進人文涵養,鼓勵良好的人際互動,再來,針對較為弱勢或孤獨的人,目的是降低風險,以完善的社會福利維持生活需求,與引導當事人有更有利社會的表現。第三級則是針對犯罪者,在接受刑罰同時也因協助學習生活技能,在回歸社會中應有協助銜接與密集監控的機制。此外,犯罪者家屬則屬二級預防的對象,犯人因犯行抽離開家庭,家屬經濟上可能受影響,其家屬也需面對社會壓力,多重壓力下也可能造成傷害。
現行臺灣一、二、三級預防看似有專責單位,然而落實則是差強人意,很主要的原因是專業往往不受重視與政府常要求表面數據做為成效評估。政府通常會以服務人次來作為服務成果,而忽略有效的介入往往需要許多的時間。以社工為例,家訪是社工的重要業務,透過現場評估才能發現紙本資料以外的訊息,除了提供更完整的服務,也能立即通報引進更多資源,只是觀察現行社工的個案量,就算只打電話給每個個案也會耗掉一整個禮拜,如何提供立即服務。各種教育或是社會福利都應思考需要哪些專業,也讓專業可以用他們的方式把事情做好。
在校園輔導的經驗很容易發現家庭對青少年的影響,經過輔導也常看見偏差少年行為導正,學生從阻力變成助力。家庭問題成為教育問題,教育問題沒處理好就是社會問題,最後成為犯罪問題其實過程當中有許多三級預防可以著力的地方,落實起來有其難度,但是不落實終究還是會有憾事發生。與其篩選可能犯罪的人,不如好好落實一級與二級的預防,就像柯市長說的關心別人就是保護自己,讓人可以有更好的表現,創造和諧的社會。
2015/08/07 發表於獨立評論@天下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