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我們一定會面對的生命議題,無論早或晚,無論自己或是自己重視的親朋好友,都將面對死亡帶來的人生功課與情緒反應。
昨晚看了公視的一部紀錄片-人生的最後功課。葛文德醫師在《終有一死》(Being Mortal)中,探討病人與家屬在臨終時的互動,思考疾病、醫療與死亡間的關係。在網頁上也提到他自己的一個病患,給他的啟示:「行醫的目的不該只是為了好死(a good death),而是要讓病人好好活著,直到最後一刻(a good life to the very end)」。
葛文德醫師也回想起面對自己父親罹癌去世的過程。他的父親也是一位醫師,當他們一起面對疾病時,葛文德有了不同的觀點面對家人的臨終照護,讓父親在臨終前,更能和他珍惜的家人、朋友、社區同在,也交代死後,能夠把他的骨灰,帶回印度,灑向恆河,跟遙遠的過去、以及未來,重新結合在一起。
面對死亡的恐懼跟焦慮,常常都會讓病患跟家屬經歷很大的壓力,要在短時間消化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有要面對自己的情緒反應,還要想到解決的方式。相對醫師所提供的醫療建議,就變得更加沉重,華人文化對於臨終照護的不熟悉,常常也都會誤以為就是放棄治療。如何在這樣的狀況下,能夠同時分擔病患跟家屬的情緒反應,然後協同醫護人員分享跟討論後續治療的安排,也要協助病患跟家屬對病情發展有適當的理解與接納,甚至包括面對有品質的臨終關懷等,這些都不容易,也都需要耐心跟時間。
我想起之前看過的病患們,無論是陪同長輩,帶著伴侶,抱著小孩,面對不同的疾病(不光是腫瘤),除了對本來的病情採取的藥物或手術治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可以協同其他醫療同仁,跟病患一同面對這人生最後的功課。讓死亡的陰影,轉化成為自己、家人、和朋友們的滋養,而不只是遺憾跟悔恨。
參考網頁:
http://viewpoint.pts.org.tw/ptsdoc_video/%E4%BA%BA%E7%94%9F%E7%9A%84%E6%9C%80%E5%BE%8C%E5%8A%9F%E8%AA%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