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齣劇,主要描述一個失婚媽媽與小孩的人生。
一開始是夫妻由各自的律師陪同協議離婚的場景,當先生的律師說著房子歸太太時,太太回憶到先生求婚所說的承諾「這是我們的新家」、「未來會照顧你一輩子」,對比出「這個家只剩我,沒有人會一輩子陪在我身邊」,心裡感到失落、失望、難過、失去依靠與失去對人的信任等。
腦中自動化倒帶的回憶,從紀太太到陳小姐、大學同學們、被男生追求、初學寫自己的名字,強烈地渴望把離婚造成難堪的人生,重新來過,外表故作堅強,但內心對自己失序的人生,產生極大焦慮感,透過反覆擦拭杯上的水滴,直至意識到「我一定要擁有我的孩子」,才逐漸找回控制感。
淑麗頻頻擦抹被踩髒的地板,也把全家打掃一遍,除抑制與移轉離婚引發的情緒感受,也把前夫曾在家裡所觸及之處,洗刷乾淨,極度不能容忍一絲一毫的汙跡。
當她知道孩子偽造成績單且不認錯時,感到十分失望,惱怒於她為孩子付出與犧牲那麼多,孩子卻不努力為她爭氣,小偉那句「如果是爹地的話,他一定會讓我去」,聽進她耳裡,恍如「我覺得爸爸更懂我,對我更好,更疼我」,更讓她如坐大怒神般,快速墜落無底深淵,想藉由抽菸,吸吐的過程穩定自己,但不會抽菸的她,嗆到,更陷入挫折與無助。
誤信可使小孩聽話的廣告與偏方,固著於倒帶就可修正錯誤,人生就不會一直卡在同一天,只是倒轉不是她的人生,而是她孩子的,寄望由孩子的成就,修正她卡在被離婚、被拋棄,錯誤的那一天。
淑麗的控制欲在每次小孩聽話後,更加增強。從強迫吃不愛吃的苦瓜、補習、穿衣服、承諾不讓媽媽失望、不能去畢業旅行、交什麼樣的朋友與女朋友等,不論用勸說、威脅或讓孩子重複過日子的方式,目的就是要孩子完全遵守她的旨意。
小偉原本有自己的主張,但每次與媽媽溝通,動輒得咎,連說話、呼吸都得小心翼翼,恐懼過重複的日子,「照媽媽的意思,生活比較平靜」,所以逐漸屈服於媽媽。
直到小偉遇見同樣對畫畫有興趣的女孩,羨慕她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能有自主意見,家裡充滿自由氣息。
他在女孩身邊學習畫畫的新知識,體驗共同創作,感到開心喜悅、輕鬆自在的氛圍,與在家裡如死水般的生活,截然不同。閉上眼睛就可看見未來的希望感,小偉開始認真主動的想學好英文,無奈好景不長,被媽媽發現他們的戀情。
淑麗寧可被恨,也不願冒著孩子跟前夫一樣「為了別的女人,拋棄她」的風險,倒帶回到小偉與女友認識前,刷掉其他人的記憶,小偉被遺忘的痛苦,無望地想結束自己的生命,無能為力的是媽媽連他的死,也能掌控,加上她不斷對孩子灌輸「這世界上,只有媽媽才會一輩子陪在你身邊」。
也許是小偉因自殺太痛苦的記憶、再怎麼死也死不了而放棄,也許是可憐媽媽身邊只有他,小偉只好活在卡住他人生的那一天,做著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在海裡的夢,孤單且空洞。
小偉隱藏自己真實的樣子,並在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長大,一樣對汙穢容忍度低,壓抑自己導致全身繃緊。
終於在聽到「紐約」的關鍵詞,喚醒他深層的記憶與感覺活著的悸動,開始想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從媽媽的保險箱裡,奪回人生的遙控器,聽到媽媽說不是只有一個遙控器時,小偉憤怒地走向她,彷彿想要關掉另外一個遙控器之「媽媽的嘴」。
「以為,時間帶著走,過去會過去,誰知,過去沒過去,未來過不去」
淑麗因離婚創傷,牽動著她將人生焦點放在「兒子的人生是我全部的責任」、「唯有好成績,考上大學,才顯示我把小孩教得很優秀」、「先生無法忠於承諾,我一定要兒子再三保證」等想法,無視小偉畫畫的天賦與興趣,並棄若敝屣。
小偉被想與同學去畢業旅行牽動著,偽造出完美的成績單,試圖蒙騙媽媽;
被媽媽的控制欲牽動著,與媽媽意見相左時,常用拇指壓著手掌,猶如按壓遙控鍵盤,克制住自己的情緒、想法與渴望,避免脫口而出。
先生認為太太很堅強不需要他,外遇對象需要他,先生可能被「被需要」牽動著,若沒覺察清楚,難保下次不會再用外遇,來解決關係與婚姻困境。
劇,只是演出生活的一部分,一定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如果持續深入探索,將會發現每個人的人生,被很多的人、事、物,牽動著,唯有看見,才不會隱隱作祟。
你的人生,被什麼牽動著?
若可以,找一本筆記本,書寫吧!
津詁心理師的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