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匿名者

心病還得心藥醫


藥物可以取代心理治療嗎?從生物精神醫學發展至今,藥物讓一些精神症狀得以緩解,但卻不代表真的解決問題。有的人吃藥,靠著自己逐漸康復,有的人卻從此依賴藥物。這樣的狀況,不光是精神科,其他科別都遇到類似的狀況,吃不完的降血壓或糖尿病的藥物,但在現今的健保制度跟利益考量的情況下,醫師能跟病人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其他可能策略的時間越來越少。



這段時間,有的病友帶著長期服用的大量藥物前來,抱怨類似的事情,之前的醫師不斷告訴我,目前就是繼續吃藥。然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直吃藥,但是卻不願意花時間討論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有的人想要有穩定的人際互動,有的人想要克服生活的恐懼,有的人想要學習擔任父母親,有的人面對死亡的焦慮。這些都不是藥物可以回答的。


也許健保真的讓醫師們在營利跟提供服務之間困住了,常常把問題都推給了健保。但是在困境中,總是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間。針對用藥的部份,有的疾病需要長期服用,有的卻只是輔助,希望能夠促進心理治療的效果,有的真的還不需要用藥,透過適當的衛教跟治療,是可以改善的。


台灣醫病文化由來已久,看病拿藥也成為一種大眾習以為常的模式,只能靠著實踐,才能把理念落實,成為改善精神科醫療品質的一份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