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做法,對自己下過功夫的人才能用的:依創傷找。
如果你是第一款那種「還朦朦朧朧」的人,這個方法就請你先不要嘗試,你可能會誤判很多事,跟讓一些對你而言很有意義的資源跟啟發無法進來,這個方法「僅限於『對自己想談的議題已經有一定掌握』的人」使用。 例如:我身為同志,遭遇到無法好好跟家人出櫃,但伴侶一直逼著想結婚,身為孝順的孩子不確定如何是好。這個情境裡「同志身分」是核心,你絕對不想遇到一個心理師對性別議題不熟悉,對同志不熟悉,可能問你「你怎麼確定你喜歡的是同性的呢?」的這種類型題目,你可能會當場大爆氣就走人浪費自己的錢的情況,所以,你可以選擇「同志友善」的諮商心理師,如果你不知道那些心理師是同志友善的,活過春暖花開的日子 這個社團裡有累積同志友善醫療資源,可以查找。 例如:我今天想談的是生涯發展議題,但因為我過去有被男性不當對待的經驗,性騷擾性侵害過度追求等等的,這些讓我看到「男性」就有點害怕,那我要找「男性」的心理師嗎?恩,如果你的這個害怕,會大到讓你「就是很難跟心理師建立信任關係」,那就建議你最好不要。 例如:我今天想談的是親密關係議題,但我過去跟女性有很多不良互動的經驗,像是從小就被母親虐待、母親拋棄自己、又把自己當提款機一直要錢等等,這些經驗是否會妨礙你「好好地聽女性心理師說的話?」,還是你會情不自禁一直覺得「心理師說這句話是不是在譏笑我?」、「她是不是在說我沒有能力賺更多錢?」、「她是不是OOOOO?」如果內心有這許多的潛台詞,這樣的先前創傷可能會妨礙你「建立一個有效能的諮商關係」,你可能在「諮商發揮成效」以前就會先蒙受「想像的二度創傷」,讓你不想繼續諮商。 心理諮商的效能建立在「好的諮商關係」上,假使你有「已經清楚知道的『創傷』經驗」,而且你很清楚地知道「這個創傷經驗就是會妨礙你建立跟心理師的關係」,那麼最好是找一個「不會勾起你的創傷,讓你能比較輕鬆容易地跟心理師建立關係」的心理師,會比較能保障你的諮商在短期內有成效。 雖然跟心理師「對磨」也是一種更深入理解自己的方式,但考量到大家的荷包,跟大家的心理健康,相信我們可能都沒有這樣的財力跟心理強度一直「自我挑戰」,所以,我們可以「專注於需要處理的議題」先迴避那些創傷,以比較不會引起自己創傷的方式前進,讓心理師可以成為你的夥伴,而不是你的「想像敵人」,那會很累、很花錢又沒有成效。 上面的三種方式,我個人比較推薦的是第一種跟第三種方式,如果妳的困擾已經很明顯地影響到妳的生活,而且有立即性需要解決,但你對問題的輪廓還朦朦朧朧,不妨採取第一種做法;如果妳的困擾很明確,但似乎還可以依靠自己摸索,以及漸漸更清楚自己的「創傷核心」究竟是什麼,好讓你可以排除那些會讓你害怕跟擔憂的情境,讓你能更好的進入諮商,第三種方法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願每顆磨難受苦的心,都能在自己的苦難中找到光與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