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張巍鐘

自殺報導的六不六要

近來因有人受霸凌而自殺的消息傳出,不幸的消息讓人沈重。霸凌雖是重要議題,媒體似乎忽略此事件也是自殺議題。當有人侵害他人權益被指責,這指責不是霸凌,某些程度是討公道,但是當事人若是認錯悔改或是付出代價之後,民眾無止境的責難顯得超過,就可能有霸凌的嫌疑。這事件另一個面向是自殺帶來的傷害,自殺不止結束一個人的生命,更是讓許多親友陷入複雜的情緒煎熬。媒體似乎不知道是不斷的報導可能帶來更高的自殺率。


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媒體報導自殺相關消息有六要與六要


「六不」:

.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殺遺書。

.不要報導自殺方式的細節。

.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

.不要將自殺光榮化或聳動化。

.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來解讀。

.不要過度責備。


「六要」:

.當報導事件時,與醫療衛生專家密切討論。

.提到自殺時,用「自殺身亡」而不要用「自殺成功」這樣的字眼。

.只報導相關的資訊,且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

.凸顯不用自殺的其他解決方法。

.提供與自殺防治有關的求助專線與社區資源。

.報導危險指標以及可能的警訊徵兆。


自殺的原因錯中複雜,絕非三言兩或是單一原因可以解釋。自殺研究的心理學專家Thomas Joiner把自殺的原因歸類為三個主因是1.感受到自己是他人負擔、2.感受到被隔離或排擠,與3.獲得自殺的能力。這三個因素交互影響,一個人可能受到不同因素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為很多事情是「個人感受」,常常讓想幫忙的親友愛莫能助,其他人或許也無法理解。對於家屬,過多的討論為什麼或許只是加深家屬的自責感,畢竟家屬可能需要一些安靜的空間。


媒體捕風捉影與看圖說故事的能力早就讓國人歎為觀止,在偵查不公開的情況下,媒體自己當起柯南描述的事件來龍去脈。只是忽略對於自殺案件,過多的描述只是讓考慮自殺的人不斷的有「替代學習」,這本來沒有能力的人漸漸獲得能力。另外,不當的報導方式或許只會加深自殺傾向者的隔離感或是無能感。當媒體試圖提供自殺意念發生時可求助的資源,是否能夠具體傳達出願意接納有自殺意念的人,或只是反映出自殺不應該發生的社會集體防衛心態的道德價值判斷,甚至只是公共衛生脈絡下的「疾病─防治」觀點,這都讓有自殺意念的人更知覺到自己沒有能力。不論是沒有能力求助或是沒有能力對抗自殺意念,這在媒體報導的主流輿論中,更容易感到居於劣勢,而相信自己是他人與社會的負擔。


在複雜度愈發升高的社會結構當中,若我們未能同時更細緻的去觀察與理解社會現象的影響,單單要求行為上的配合,其實是無從對應社會中多層次的需求與發展,這無疑是一種忽視,就如同我們對有自殺意念之人的忽視一般,未能從長期的國家政策與媒體發展中,真切的看見與回應生命在搖搖欲墜之時的微弱呼喊。


生命的價值難以衡量,維護生命的尊嚴社會中的每一份子都有責任。媒體在搶收視率同時,或許更留意媒體的影響力,如何降低傷害不加油添醋。對於政府而言,政策訂定除了自殺防治以外,自殺者遺族後續的陪伴與照顧極為重要。對於社會來講,我們或許更該思考我們社會如何更接納與我們不同的人,讓社會更包容別人而不是隔離別人。就每一個人來說,我們都有自己的影響力,我們如何可擁抱我們身邊的人,讓他們知道他們不孤單。



作者:張巍鐘(臨床心理師)、游賀凱(自殺者遺族)於2015年05月04日發表於蘋果日報網頁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504/60404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