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前一篇(其實已經是一年前了…)簡介了什麼是沙遊治療,即透過自由創作的沙景,以非語言的歷程探索我們內在,這樣說來其實還滿抽象難懂的,所以我們試著進一步再談談要怎麼做沙遊治療。
透過沙景的創作,是如何探索內在的歷程呢? 人是很難了解自己內在的全貌的,因為我們總會不由自主的,壓抑那些不被自己或社會所接受的個人特質,或者將具有威脅及傷害性的記憶與經驗,從意識裡隔離或排除,於是我們可能會感受到難以言喻的痛苦;當然在無意識深處,同樣也蘊藏著豐富的內在寶藏,需要耐心探索和挖掘,找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創作沙景的過程中,透過接觸物件與沙,會刺激我們的視覺、觸覺等感官,帶來有關內ㄡ在心靈世界的體驗與聯想,治療師會陪伴我們一同去理解這些要素,逐漸將之帶入意識當中,走向追尋完整的路途。 所謂的創作沙景,那是該怎麼做呢? 「那我該怎麼做才好呢?」、「我這樣做可以嗎?」很多個案都是帶著這樣的疑惑走進治療室,儘管治療師總是鼓勵個案自在、像孩子一樣的玩沙就好,但是要馬上能做到這樣,實屬困難,走過成長的歷程,不免經歷許多外在的規勸與批判,要把事情做對、做好的趨動力,常會覆蓋了好奇與探索的本心,有時候反而令我們失去了平靜與自由,所以創作是完全依憑我們當下的想法與感受,既不是美術測驗,也沒有標準答案,亦不需要事先想好完美的設計圖,就讓當天在治療室內的感覺,引導我們自然的創作即可。 每一次都要創作沙景嗎?
在探索內在的過程,往往不是輕鬆愉快的,可能會帶出、或回憶起悲傷的事情,或是為了療癒而需要開始去面對既往的傷口,一股腦地與負面情結衝撞不見得會帶來比較好的效果,因此,我們會邀請個案以當天、當下的感受,來決定是否要做沙,這並非強制性的流程,關掉擔心著「一定不能做錯事情」的腦袋,試著讓感覺來做出決定吧。 沙遊治療是指不用講話的治療嗎? 儘管有物件與沙箱,語言還是不可或缺的喔。回想很久以前,我們還小、還無法清楚表達情感需要的時候,照顧者的無法理解總讓人感到挫折,雖然我們後來長大了,可以清楚的遣詞用字,但還是常常因為不被理解而感到孤獨,可能因為這樣,漸漸的我們就放棄了、感覺累了或不想說了。但是在關係當中,語言仍是促進理解的重要角色,若是不了解一個人的背景緣由,或是創作的主題,那便會難以理解對方可能擁有的感受或情結,也很難邀請個案在關鍵時刻進一步探索。所以雖然有時候講話很困難,盡力而為就好了,不用勉強自己啪啦啪啦說一大堆喔,如果不知道在創作什麼,就說「不知道」就好了,不知道有時候也是好事喔,那代表我們挖掘出了可以再繼續探索的事物。
// 日劇、文學書籍與心理學雜談 // https://www.facebook.com/Japandrama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