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要吃多久的藥?」、「我以前看病到現在,看過不同的醫師,怎麼藥越吃越多?」、「我可以停藥嗎?」
從執業到現在,常常聽到上述的提問,如果病友這樣詢問,我都很開心,因為至少在動機上,就替減藥及後續治療奠定重要的基礎。
一、儘管減藥是不容易的挑戰,但藥物只是治療的一環,不是治療的全部。 精神科的藥物包括安眠藥,抗憂鬱藥物、抗焦慮藥物、抗躁鬱症的藥物、或是治療思覺症候群等藥物,由於每個人需要的劑量不同,等到病情穩定了,也需要一段時間,發展健康的心理因應或人際互動模式,才可能進一步討論減藥的策略。因此心態上,藥物只是治療策略的一部分,但不是治療的全部或終點。
二、減藥不等於不吃藥,減藥是維持適當的低劑量,然後想辦法解決本來造成症狀的問題。 藥物本身是用來協助病友因應個人身體狀況、社會文化的壓力、以及親密關係衝突時的輔助治療方式。藥物也許緩解了症狀,但是沒有解決問題。所以在病友發展適當的因應模式前,藥物成為相對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更何況社會文化(例如職場壓力)或親密關係(例如與父母或另一半的爭執)都需要透過穩定心理治療才能逐漸改善,所以減藥只是讓藥物維持在適當的治療劑量,然後想辦法處理本來導致症狀的問題,因此需要循序漸進,不需要急迫而私自停藥,造成症狀復發的困擾。
三、減藥需要醫病密切的溝通討論,才能對症治療。 減藥從來不是一件你每個月看診不到五分鐘(甚至更短),就能夠完成的事情。常常有病友把服用藥物當成心理的慰藉,好像拿到藥物就心安,反而忽略看診討論,才是最重要的部份。隨著醫病關係的建立,病友比較願意描述跟討論自己症狀的原因,但常常因為匆忙看診,或是只是被告知按時服藥,讓拿藥服藥成為了一種「習慣」,卻忘了處理當初看病的緣由。透過跟醫師的討論,每週定期的回診溝通,才有可能針對日常生活的困境進行了解跟沙盤推演,試問,一個月只看醫師一面拿藥的看診行為,怎麼可能討論其他治療方式甚至減藥呢?
四、減藥需要反覆嘗試,才可能找到新的平衡點。 減藥不是一蹴可幾的,有時可以減得很順利,有時也會遇到瓶頸,有時減太快導致病情又惡化。這些起起伏伏,是減藥過程中勢必發生的狀況。如何跟醫師建立治療的同盟,一起面對困境與挫折,透過這樣的合作,也讓病友發展出新的人際互動模式,也有利於後續的治療進行。 這些服務,有賴於醫師細心的看診與詢問,也需要病友的信任與配合,才有辦法用最低劑量的藥物,甚至是不用藥物,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